南京选矿聚丙烯酰胺效果
早期生产的PAM是由聚丙烯酰胺一种单体聚合而成,原来不含-COONa基团。使用前要先加NaOH加热,使部分-CONH2基水解为-COONa,反应式如下:-CONH2+NaOH →-COONa+NH3↑水解过程中有氨气放出。PAM中酰胺基团水解的比例就称为PAM的水解度,它即是阴离子度。这种PAM的使用不方便,且性能较差(加热水解必使PAM分子量和性能明显下降),80年代后已很少使用。
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,易溶于冷水,其水溶液的粘度与浓度近似于对数关系,高相对分子质量及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具有很高的粘度,其水溶液对电解质有很好的容忍性。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很长,使其能在两个粒子之间架桥,加速粒子的沉降,是很好的絮凝剂。工业上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由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制造,聚合方法按单体在介质中的分散状态,分为本体聚合、溶液聚合、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。按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状态分为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。聚丙烯酰胺产品有三大剂型:水溶液胶体、粉状和乳液。
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式其实是化学式,只是叫法不同,聚丙烯酰胺分子式为:CONH2,分子量为800-2000万。乐邦PAM固体有吸湿性,吸湿性随离子度的增加而增加,PAM热稳定性好;加热到100°C 稳定性良好,但在150°C 以上时易分解产生氮气,在分子间发生亚胺化作用而不溶于水,密度(克)毫升23°C 1.302。玻璃化温度153°C ,PAM在应力作用下表现出非牛顿流动性。
聚丙烯酰胺和其它絮凝剂混合使用添加的顺序方法:在使用复合絮凝剂的时候注意添加的先后顺序和投加时间间隔。PAC与PAM联合使用就是让PAC先完成中和电荷/胶体脱稳形成细小絮体之后,进一步加大絮体体积有利于充分沉淀。由于聚合氯化铝PAC反应时间很短,所以加入后需要强烈的混合,PAM作用时间要长,混合注意先强后弱——先强是为了混合均匀后弱是为了避免破坏絮体。聚丙烯酰胺属于絮凝剂,聚合氯化铝属于混凝剂,一般情况下是先加混凝剂再加聚丙烯酰胺,但为了保险起见,还是建议大家通过实验效果来确定添加的顺序。加点、加量、加时间以及混合强度需要实验确定,切记千万不能把他们两种剂放在一起使用,否则会影响效果,增大使用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