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三水醋酸钠咨询
醋酸钠(Sodiumacetate)也叫做乙酸钠,是一种源自醋酸的钠盐。醋酸钠是一种很容易用醋和小苏打制成的物质。当混合物冷却到熔点以下时,就会结晶。结晶化是一个放热过程,因此这些晶体实际上产生热,这也是该物质经常被叫做热冰的原因所在。这种化合物有多种工业和日常用途。
具有溶解性的: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,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,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。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,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,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,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。有的淀粉、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。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(包括铵盐)溶液中溶解度减小,会析出(即盐析,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)。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,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。
1mg乙酸钠相当于0.78mgCOD,乙酸钠CH3COONa,摩尔质量82g,1molNaAc消耗2molO2,即82g乙酸钠~64g氧气,64÷82=0.78g COD/g乙酸钠。水样在一定条件下,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,折算成每升水样被氧化后,需要的氧的毫克数,以mg/L表示。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。该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之一。在饮用水的标准中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(COD)≤15mg/L、Ⅲ类水化学需氧量(COD)≤20mg/L、Ⅳ类水化学需氧量(COD)≤30mg/L、Ⅴ类水化学需氧量(COD)≤40mg/L。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。
结果显示,随着温度的增加、搅拌速率增大介稳区宽度变小;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介稳区宽度明显变宽。实验还测定了醋酸钠在水中结晶的导期,并且讨论了过饱和度对导期的影响,结果表明:过饱和度越大,导期越短。结晶动力学是结晶操作和结晶器设计放大的基础。动力学实验分别采取间歇动态法与连续稳定法进行测定,考虑粒度无关和粒度相关生长,建立了醋酸钠结晶动力学模型,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分析。并且讨论了在醋酸钠结晶过程中,温度、悬浮密度、过饱和度等对晶体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的影响。